上個月的網頁瀏覽數次數

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各位粉絲們大家好!
MST團隊這次為大家進行的是2018 Babolat Pure Drive 球拍評測:





測試所使用的球線都是使用小編 一般所慣用的參數
球線:直線RPM ROUGH 橫線RPM-BLAST
磅數:50磅 兩線四結
測試拍穿線前:
重 量:301 g
揮 重:289 kg/cm^2 
平 衡:321 mm
使用線款:直線RPM ROUGH 橫線RPM-BLAST
穿線後:
重 量:318 g
揮 重:317 kg/cm^2 
平 衡:326 mm
磅 數:M 50 / C 50 磅




期待已久最新款的2018 Babolat Pure Drive終於改款上市啦!
這次的主要代言人有義大利帥哥Fabio Forgnini 與新科溫布敦
女單冠軍Garbiñe Muguruza
    



Babolat 2018 Pure Drive此次塗裝以“PLAY TO BE WILD”為主題並延續PD家族一貫的藍色,搭配黑白雙面不同的配色,隱喻著可能是溫馴的小貓或是兇狠的黑豹,整體顏色搭配帶出年輕的活力感,球拍表面採用霧面烤漆,低調卻不失高雅質感。





    這次在整體規格上並沒有太大的更動,基本上都是以原來的完美參數做基礎。讓此款球拍仍保有一定的水準。但Babolat怎麼可能安於現況不再創造更完美的球拍呢,所以就讓小編為您一一解說此款球拍到底做了哪些改變吧!





1. 從拍框厚度來看新PD,應該是全新的模具框型,因為在拍框頂端的厚度跟原本並不一樣。

2.新PD在球拍的材質上導入了一種全新技術「Cortex pure feel」,此技術運用在航太科技中有良好的減震效果,能夠過濾掉多餘的震動,減少對手部的傷害。

再將Cortex位置移至三角框兩側以達提早阻斷震動的需求,不僅提高了舒適度也增加了擊球的手感。

3.除了上一代原來舊有的FSI 護框條之外 新款的PD更增加了DAIMMOND Grommet(六角鑽石型護線孔),目的在於強化提升甜區力量及旋轉。





4.線床設計上改為較寬的設計,訴求如同第3點,都是用於增加POWER及製造旋轉的能力。

這款新的PD在底線的抽球時可以容易擊出有威力的球,就算防守到底線後退好幾步的位置,都能擊出具質量的回球,加上比上一代較寬的線床設計,所能帶出更有效的旋轉,大幅增加回球的角度,另外讓測試團隊感到驚訝的是切球的手感跟放小球的手感回饋相當細膩。


    網前部分整體來說靈活度較前幾代來得更優異,手感及舒適度都很不錯就算是強力的抽球,只要球拍抓緊拍面對準都能回的很有質量。而且舒適感很好,若是搭配喜愛平擊一發的球友來說,是把非常建議的好武器,可以輕鬆寫意發出有速度有質量的一發,接著one Two Punch搞定一分,二發部分透過也能輕易的咬住球,不管上旋側旋都是拉出漂亮的角度。


但需要一提的是,新款PD在護框條上做了流線型的外觀設計,應該是想提升破風揮速,但球友在使用上可能要額外小心拍頭的部份,會容易磨損直接刮傷到碳纖維。





最後總結,這款球拍整體表現依舊是水準之上的專業拍,特色也較明確。

如果本身是力量型跟攻擊型球友可以參考看看的,擁有絕對的POWER並且增加製造上旋的能力,絕對可以讓您發揮出如猛獸般一波接一波的攻擊,如果是一般的穩定型的球友也別擔心新PD依舊也是很容易上手,如果要小編來形容這支球拍,是兼具兩種特性的一款球拍,想穩定的抽球也行,想要積極進攻也行,如果各位球友們在尋找上述這些條件的球拍,不妨可以試試看喔!




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正確的握拍姿勢(正拍)


許多剛接觸羽球的新球友,初學打球時,容易因為球來緊張急著揮手就打,心想只要趕快把球打過去就好了,孰不知怎麼用力打,球就是打不遠,結束下場休息時又覺得持拍手很酸痛,這時候要注意可能不是您力量不夠,而是您的握拍姿勢可能是錯誤的,導致無法力量集中去揮擊球,自然球飛不遠且沒有質量。

常見的錯誤握拍姿勢有蒼蠅拍食指伸太直,錯誤的姿勢不但會侷限球技的進步,影響打球體驗外,如果打球姿勢沒有修正,長期累積下來容易造成運動傷害,這就得不償失了。


一般教學上,正確的握拍姿勢是像握菜刀一樣的,虎口跟中桿、拍框形成一條直線,小指、無名指和中指先輕輕扣住球拍使球拍不會晃動,這時拇指和食指再自然輕扣住球拍。切記握拍時不可把球拍握緊,要留一點空間,揮拍時才能保持靈活性。




(圖一)握拍姿勢要像拿菜刀一樣
























(圖二)虎口和中桿及拍框成一直線

















(圖三)小指無名指和中指先輕扣住球拍





(圖四)拇指和食指再輕扣住球拍





(圖五、圖六)握球拍時掌心要留點空間保持揮拍的靈活性





(圖七)握緊球拍沒有預留空間這是錯誤的握拍方式






(圖八)蒼蠅拍是常見的錯誤握拍姿勢








(圖九、圖十)食指伸太直持拍打球容易造成手腕的負擔









(圖十一)握拳式握拍也是錯誤的握拍姿勢





最後放上台灣之光,世界球后戴資穎準備擊球時的揮拍動作,大家可以看到球后準備揮拍時的握拍姿勢。



















握拍姿勢雖然是非常基本的的動作,但也是最常讓人遺忘的基礎,希望本篇的介紹能幫助剛接觸羽球的球友們正確的握拍姿勢,打出一場又一場的好球。